mp3

  • 【第1期】了凡四训--献给勇于改变命运的人 (1)
  • 【第2期】了凡四训--热爱生命,要从认识生命开始
  • 【第3期】了凡四训--累、忙、烦、苦、惨,是不是你的生命状态?
  • 【第4期】了凡四训--怎样看一个人命运的兴衰
  • 【第5期】了凡四训--不良的情绪,会遮蔽心灵的光明
  • 【第6期】 了凡四训--如何让自己的心保持有能量的状态?
  • 【第7期】了凡四训--在相夫教子中提升自己的正气
  • 【第8期】了凡四训--为何今天女性没有安全感
  • 【第9期】了凡四训--爱孩子,要从认识自己的孩子开始
  • 【第10期】了凡四训--家长要培养孩子亲爱的能力
  • 【第11期】了凡四训--对事业儿女有何影响?
  • 【第12期】了凡四训--读诵经典提升正气
  • 【第13期】了凡四训--女人只要一心就不安
  • 【第14期】 了凡四训--连根养根是生命的根本任务
  • 【第15期】了凡四训--判有没有断的方法
  • 【第16期】了凡四训--女人的三座靠山
  • 【第17期】了凡四训--女子的五福从哪里来
  • 【第18期】了凡四训--好女子的标准在贤淑
  • 【第19期】了凡四训--最好的生命状态是花未全开月未圆
  • 【第20期】了凡四训--宁吃少年苦 不受老来贫
  • 【第21期】了凡四训--让孩子多做事就是积他的福
  • 【第22期】了凡四训--唯谦受福是生命的法则
  • 【第23期】了凡四训--预测人祸福的科学标准
  • 【第24期】了凡四训--改过不能有贪心,但一定要有信心
  • 【第25期】了凡四训--说我错了的人,是有福的人
  • 【第26期】了凡四训--就是我们生命中的贵人
  • 【第27期】了凡四训--欲望不可以放纵
  • 【第28期】了凡四训--制心一处,无事不办
  • 【第29期】了凡四训--修谦德的七个要点
  • 【第30期】了凡四训--非此母不生此子—德行深厚的了凡妈妈
  • 【第31期】了凡四训--为家族积善选择学医
  • 【第32期】了凡四训--天下无难事,做事看因缘
  • 【第33期】了凡四训--念头就是命运
  • 【第34期】了凡四训--被算定的命数
  • 【第35期】了凡四训--认命的人知足常乐
  • 【第36期】了凡四训--澹然无求不损耗能量
  • 【第37期】了凡四训--凡夫和圣人的区别
  • 【第38期】了凡四训--吉凶祸福在于念头
  • 【第39期】了凡四训--佛是有智慧的人,求佛就是求智慧
  • 【第40期】了凡四训--内外双得,求之有道
  • 【第41期】了凡四训--念头好结果才会好
  • 【第42期】了凡四训--有福的人做官,有才的人做事
  • 【第43期】了凡四训--谨慎应酬无懊恼,耐烦做事好商量
  • 【第44期】了凡四训--怎样做个有福人
  • 【第45期】了凡四训--怎样生个好孩子(上)
  • 【第46期】了凡四训--怎样生个好孩子(下)
  • 【第47期】了凡四训--做什么事能积百世之德
  • 【第48期】了凡四训--养老贵在养志,老人也要励志
  • 【第49期】了凡四训--什么是孝敬老人最重要的方式
  • 【第51期】了凡四训--连根养根的方法(中)
  • 【第52期】了凡四训--连根养根的方法(下)
  • 【第53期】了凡四训--改变命运的四个念头(上)
  • 【第54期】了凡四训--改变命运的四个念头(中)
  • 【第55期】了凡四训--改变命运的四个念头(下)
  • 【第56期】了凡四训--消耗精气神最严重的三样东西
  • 【第57期】了凡四训--什么是“天作孽,犹可违。自作孽,不可活”?
  • 【第58期】了凡四训--立命九法(一)
  • 【第59期】了凡四训--立命九法(二)
  • 【第60期】了凡四训--立命九法(三)
  • 【第61期】了凡四训--立命九法(四)
  • 【第62期】了凡四训--立命九法(五)
  • 【第63期】了凡四训--立命九法(六)
  • 【第64期】了凡四训--立命九法(七)
  • 【第65期】了凡四训--立命九法(八)
  • 【第66期】了凡四训--立命九法(九)
  • 【第67期】了凡四训--善心真切,一善可顶万善
  • 【第68期】了凡四训--有求不如无求
  • 【第69期】了凡四训--可持续发展的生命观
  • 【第70期】了凡四训--振兴家业的了凡六思
  • 【第71期】了凡四训--志向不倒才是真立志
  • 【第72期】了凡四训--女子嫁到丈夫家是为了享福的吗?
  • 【第73期】了凡四训--提升信心最快的方法是什么?
  • 【第74期】了凡四训--观其言行,可知祸福
  • 【第75期】了凡四训--心念决定未来吉凶祸福
  • 【第76期】了凡四训--未论行善,先须改过
  • 【第77期】了凡四训--改过三心之一:发羞耻心
  • 【第78期】了凡四训--改过三心之二:发畏惧心(上)
  • 【第79期】了凡四训--改过三心之二:发畏惧心(中)
  • 【第80期】了凡四训--改过三心之二:发畏惧心(下)
  • 【第81期】了凡四训--改过三心之三:发勇猛心
  • 【第82期】了凡四训--改过三法之一:从事上改
  • 【第83期】了凡四训--改过三法之二:从理上改—如何在理上戒除杀生
  • 【第84期】了凡四训--改过三法之二:从理上改—如何在理上戒除生气
  • 【第85期】了凡四训--改过三法之二:从理上改-杀生食肉有损五福
  • 【第86期】了凡四训--改过三法之二:从理上改—如何在理上戒除生气
  • 【第87期】了凡四训--改过三法之二:从理上改—行有不得,反求诸己
  • 【第88期】了凡四训--改过三法之三:从心上改—一心为善,不染诸过
  • 【第89期】了凡四训--改过三法之三:从心上改—心上改过是
  • 【第90期】了凡四训--改过三法之三:从心上改—生命的每一口气都要用来改过
  • 剧情简介

    交流请加:18050450113(陈涵老师)《了凡四训》是袁了凡先生在六十九岁时所作的戒子家训。这篇家训一共分为四部分:立命之学、改过之法、积善之方、谦德之效。 由《立命之学》篇,我们知道“一切福田,不离方寸;从心而觅,感无不通”,安身立命,无非看自己存心何处而已,所谓“命由我作,福自己求”,也如《诗经》所云:永言配命,自求多福。 由《改过之法》篇,我们明白改过者,要发三心——耻心、畏心、勇心。而人之过,有从事上、有从理上、有从心上改者,因功夫不同,效验亦异;告诫我们,过由心造,亦由心改,如斩毒树,直断其根,不要枝枝而伐,叶叶而摘,要直断其根,从心上彻法底源地改过。 为人处世重修身,改过行善为根本。《了凡四训》经验谈命自我立不虚言《了凡四训》是明朝袁了凡先生留给孩子的家训,全篇共分四个部分。作者袁了凡先生用他一生的实践证明:中华儒释道经典的教悔和我们普通人日常的学习、生活、工作是紧密相连的,完全可以很好地结合起来。《了凡四训》中闪烁的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,将让我们真实受益,从而建立起生命的信心,充满向上、向善的正能量。

    评论

    评论加载中...